宜宾长宁梅白学校开展“三育融合”成长行动
为全面提升6-9年级学生的法治素养、心理调适能力与思想道德水平,助力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筑牢安全防线,近日,宜宾市长宁县梅白镇义务教育学校以“法治护航成长·心理赋能未来·思政引领人生”为主题,分年级开展安全与法治教育思政课暨心理健康团辅专项活动。全校6-9年级学生参与其中,活动由政教处统筹组织,副校长陈霞主持。通过法制宣讲、心理健康指导、思政教育三大模块,为学生送上一堂“安全+心理+德育”的立体化成长课。
分层推进,精准覆盖全学段。活动按年级分三场精准实施。首场宣讲在学校阶梯教室举行。七、八年级学生按指定区域就座,全程秩序井然。本场主题聚焦“深化网络诈骗防范、禁毒安全教育与心理健康调适”,结合青春期特点设计情景模拟与互动体验,让抽象知识具象化、生动化。

在多维的宣讲过程中,筑牢成长防护网。法治教育宣讲主题为以案释法,敲响安全警钟。梅白镇派出所所长杨翔龙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纲,通过“毒品危害模拟实验”“校园欺凌案例分析”“网络诈骗套路拆解”三大环节,用真实案例警示学生远离违法犯罪。他将毒品危害直观化:他邀请学生现场模拟“毒品中毒表现”,通过扶肩演示“站立不稳”“眼神涣散”等状态,直观展现毒品对中枢神经的破坏,学生纷纷感叹“原来中毒反应离我们这么近,一定要坚决拒绝诱惑!”他将网络诈骗情景化:针对青少年高频接触的“游戏装备交易”“免费皮肤领取”等陷阱,杨警官拆解“钓鱼链接”“虚假交易”等套路,总结防骗口诀:“陌生链接不点、个人信息不填、可疑转账不办”,并通过“扫码领福利”现场测试,让学生亲身体验诈骗话术的迷惑性。在互动解惑环节:学生踊跃提问“遇到网络暴力怎么办?”“被欺凌后如何保留证据?”,杨翔龙都一一解答,并教授“录音取证”“及时报警”等实用技巧,强化自我保护意识。

心理健康团辅活动的主题为:科学赋能,培育阳光心态。陈霞围绕“五项管理”(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展开宣讲,通过压力测试游戏、情绪管理四步法(识别-表达-调节-行动)等互动,教授学生应对焦虑的实用技巧。针对九年级学生,特别增设“考前心理调适”专题,引导学生通过“呼吸放松法”“目标分解法”缓解压力,以积极心态迎接挑战。

思政教育以立德树人,厚植家国情怀为突破口。校长梁盛远以“诚信与感恩”为切入点,通过“一封家书”写作分享、“我为家乡做件事”实践倡议等活动,引导学生将个人成长融入家庭幸福与国家建设。活动现场,学生们提笔写下对父母的心里话,八年级学生小李在信中写道:“以前总觉得家国很远,现在明白好好学习、孝敬父母就是‘爱国’的第一步。”此外,九年级将在宣讲结束后继续开展“青少年应先修身还是先报国”辩论赛,通过思想碰撞深化对社会责任的理解,让思政教育从“说教”走向“思辨”。
在班主任的全程陪同下,学生统一携带笔记本记录要点,现场坐姿端正、专注笔记,互动环节积极有序。七年级学生小张说:“杨警官的案例太震撼了,我把防骗口诀抄在了课本第一页,让它时刻提醒自己!”宣讲结束后,学生需在2个工作日内提交不少于500字的心得体会,内容涵盖“知识收获”“自我反思”“行动计划”三部分。班主任将择优在班级宣传栏展示,并推荐至学校宣传,形成“学习-实践-反馈”的教育闭环,确保知识入脑入心。
接下来,学校将按计划推进后续两场专项宣讲:10月24日针对九年级及八年级二班,以“强化法治责任与家国情怀”为主题,通过辩论赛探讨“个人成长与社会责任”;10月27日面向六年级3个班的学生,聚焦“基础法律认知与校园安全规范”,通过案例互动引导树立规则意识。
此次学校开展的“三育融合”行动,实现了安全教育入脑、心理调适入心、德育引领入行的目标。学校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推进“每月一法”课堂、“心理驿站”咨询日、“思政实践周”等常态化活动,联合家庭、社区形成育人合力,为学生全面发展保驾护航。(图/文 宜宾市长宁县梅白镇义务教育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