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江阳区通滩小学:聚焦低段数学课堂 深耕教学实践智慧
为推动低段数学教学提质增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近日,泸州市江阳区通滩镇中心小学校低段数学教研组开展了以“夯实基础,灵动课堂”为主题的教研活动,全校数学教师积极参与。

李萍老师课前引导学生回顾旧知、交流预习成果;课中通过“复习1- 9加减法”“连加连减运算”等活动,让学生在“4人一组交流发现”的过程中,巩固“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等概念,同时强调“看清运算符号、牢记运算顺序”的关键要点。课堂设计由浅入深,既强化了基础运算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逻辑表达与合作探究意识。

肖群老师以生活化情境串联课堂,从“谈话导入—预习检测”切入,再以“小鸟有多少只”“还剩多少个南瓜”等情境为载体,引导学生通过“摆小棒、列算式、分步计算”,掌握连加连减“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运算规则。情境的趣味性与操作的实践性相结合,让抽象的数学运算变得生动易懂,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刘莉老师从“观察比较物体长短”的真实问题出发,引发学生对“统一测量单位”的思考。课堂上,学生通过“观察尺子刻度、寻找生活中1厘米的物体(如指甲宽度)、用尺子测量实物”等活动,逐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表象,理解“尺子上相邻两个刻度间的距离是1厘米”的概念本质。整节课注重多感官参与,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量感,落实了“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教学理念。听课结束后,教研组立即开展评课研讨。教师们围绕“低段数学课堂的情境创设有效性”“运算课与概念课的教学策略差异”等话题展开深入交流。

本次教研活动通过“课堂展示+集中研讨”的形式,为低段数学教师搭建了实践与反思的平台。后续,教研组将继续聚焦“低段数学教学的趣味性与实效性融合”,助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稳步发展。(图/文:泸州市江阳区通滩镇中心小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