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江安大妙中学举行2025-2026学年度“青蓝工程”结对帮扶拜师仪式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新鲜血液的注入,更离不开经验传承的滋养。为加速青年教师成长,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10月21日,宜宾市江安县大妙镇初级中学校举行了2025年秋期“青蓝工程”教师结对帮扶仪式。此次活动意义深远,为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和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仪式在温馨而庄重的氛围中拉开帷幕。校长石庆宁发表了热情洋溢且语重心长的开场讲话。他指出,“青蓝工程”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青年教师是学校未来的希望,而骨干教师则是青年教师成长路上的引航灯。希望师徒双方能够珍惜这一缘分,师父倾囊相授,徒弟虚心学习,共同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教学氛围,为大妙中学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校长的话语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每一位教师的心田,让大家深刻认识到自身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在敬茶环节,青年教师们双手稳稳地端着热气腾腾的茶杯,缓缓走向自己的师父,微微弯腰,将茶杯高高举过头顶,诚挚地说道:“师父,请喝茶!”这一杯杯热茶,饱含着青年教师对师父的敬重与感恩之情。师父们面带微笑,接过茶杯,轻轻抿上一口,然后亲切地将青年教师扶起,拍拍他们的肩膀,给予鼓励和期许。这一敬一接之间,师徒情谊悄然升温,仿佛有一条无形的纽带将他们紧紧相连。
有的青年教师们手捧娇艳欲滴的鲜花,再次走到师父面前。师父们接过鲜花,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深知这不仅仅是一束花,更是青年教师对他们的信任和依赖。师徒双方在花香中相视而笑,这一刻,时间仿佛静止,只留下那份浓浓的师徒情谊在空气中弥漫。

“束脩之礼”是中国古代传统的拜师礼仪,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本次仪式中,部分青年教师们向师父献上精心准备的束脩之礼。师父们郑重地接过束脩,感受着这份传统礼仪所蕴含的敬意和求知的渴望,也更加坚定了自己传道授业解惑的决心。
随后,进入了本次仪式的核心环节——签订师徒结对协议。师徒双方在协议上郑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这一笔一划,不仅是对彼此的承诺,更是对教育事业的担当。协议明确了师徒双方的职责和义务,师父要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教学经验、班级管理方法和教育智慧传授给徒弟,帮助徒弟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徒弟要虚心向师父学习,勤奋钻研,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定期向师父汇报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情况。签订完协议后,师徒双方合影留念,将这一珍贵的时刻定格在镜头中。
仪式上,学校领导为师父们颁发了聘书。一本本红色的聘书,在灯光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芒,这是对师父们教学能力和师德风范的高度认可,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师父们接过聘书,神情庄重而自豪,他们表示将不辜负学校的信任和期望,认真履行师父的职责,为青年教师的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期待师徒携手共进,在大妙中学这片教育的沃土上,书写出更加辉煌灿烂的篇章。(图/文 宜宾市江安县大妙镇初级中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