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康河小学:厚植家国情怀,收获成长硕果
以践促学,锤炼过硬本领;知行合一,铸就精彩未来。日前,成都市康河小学精心策划了一系列实践活动,把影像的力量、诵读的韵味、绘画的创意、书写的情怀以及传统技艺的魅力巧妙交织,引导“康小”学子在多元体验中厚植家国情怀,于亲身实践中收获成长真谛。

以镜铭心,定格赤诚与时代荣光。在双节期间,康河小学学生用相机记录城市风貌与家庭温情:街巷飘扬的国旗、团圆饭桌上的笑颜、社区活动的热闹场景……每一张照片都是时代的切片,定格个体与祖国同频共振的瞬间,铭刻赤子之心与盛世荣光的交织。
以诵为媒,浸润文化与家国情怀。通过朗诵《水调歌头》《我的祖国》等经典诗文,“康小”学子在声韵中触摸中华文化的千年脉络。从“明月几时有”的婉约到“我骄傲,我是中国人”的激昂,语言成为传递家国情怀的桥梁,让文化基因在童声中焕发新生。
以画传情,展现创意与文化理解。他们以“红”与“圆”为元素创作绘画,用色彩与线条诠释对家国的理解:五星红旗的鲜艳、中秋明月的皎洁、团圆饭桌的温馨……艺术创作不仅是创意的表达,更是对“小家”与“大国”关系的深度思考。

以笔绘梦,书写古蜀与强国华章。通过绘制手抄报,他们将古蜀文化的神秘(如金沙太阳神鸟)与当代强国的辉煌(如航天成就)结合。文字成为穿越时空的笔,勾勒出从“文脉古蜀”到“强国盛世”的壮丽图景,激发文化自信与强国梦想。
以手造心,雕琢传统与家国记忆。他们动手制作灯笼、黏土月饼或国庆主题手工艺品,在捏、剪、贴的过程中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每一件作品都是家国记忆的载体,既保留了“中秋团圆”的文化温度,又融入了“祖国生日”的喜悦情感。

影像的震撼、镜头的深情、诵读的韵味、绘画的创意以及双手的雕琢,共同交织成一曲激昂的家国赞歌。这一系列精彩纷呈的实践活动,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在康小的校园里徐徐展开,引导康小学子们在多元的体验中,收获知识与技能,在心灵深处种下家国情怀的种子。(图/文 成都市康河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