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一小网链共享计划:资源共享,智慧共生,质量共长
本学期伊始,四川天府新区第一小学肩负省级义务教育网链领军学校责任,全面推动本链教学联盟“网链共享计划”落地实施。截至9月29日,这项旨在构建教育“命运共同体”的创新实践,已建立起四大学科教研交流平台,生成了一系列优质课程资源,实现了从硬件建设到教研深化的阶段性突破。

顶层设计:清单化管理与标准化构建
8月10日,《四川天府新区第一小学“网链共享计划”实施方案》正式发布,确立了“资源共建、能力共生”的总体要求与构建教育“命运共同体”的远景目标。
清单化管理成为计划高效推进的关键。天府一小牵头制定了包含31项具体任务的行动清单,在短短九天内完成率已达100%。从实施方案到评价标准,每项任务责任到人,确保了工作的高效落实。在标准化建设方面,学校同样提前完成了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四大学科的教学设计模板、评价标准及教学样例开发。这些标准不仅保障了资源质量,更成为网链学校之间的共同语言。
学校建设的也不仅是12间主播教室和智慧黑板,更是一套可持续运行的机制。在8月25日之前,各年级主播班级、教师及技术团队的遴选工作就已经全部完成,为9月份的正式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教学实施:闭环管理打造优质资源
9月1日起,网链录播课程按周度计划表稳步实施。而此时,优质教学资源也已形成一定规模。
质量管控是这一阶段的亮点。学校严格执行“设计审核→课堂实施→返检统计→‘三看’审核→反馈统计→上传下达”的全流程闭环管理。学术负责人对每节课实行“一课一表,一堂一签”审核,确保录播课的政治性、科学性与教学实效性。
全体主播教师及引领学校教师共同签署了《教学质量承诺书》,实现了主播教师全覆盖。这一举措不仅强化了教师的责任意识,更促进了质量承诺制度化。
教研创新:跨校平台促进共生共长
随着四大学科专用教研交流群同步建立,9月12日,语文组率先召开“网链直播教研培训会”,进行政策解读与工作动员,明确了“双向评价机制”与“激励机制”,标志着跨校教研协同平台正式投入运行。

各学科教研活动也呈现出“常态教研”与“专项教研”双轨并行的特点。9月下旬,教研活动密集开展,深度与频次显著提升:语文组何姵璶老师设计了“课题切入—朗读梳理—插图辅助—范字精讲”四个递进式教学活动;语文组全体教师也在观课议课“微光点评”环节,进一步凝聚低段识字教学共识。数学组杨雨潇老师执教《猜数游戏》,引导学生体验“二分法”优化策略,实现了“数感与推理意识的双向培养”;次日,数学组再次围绕“优质课标准”七个维度进行深度研讨,重点研讨了“慧板书”设计,并对多个课例板书的逻辑性与可视化进行了深入分析。英语组融合AI工具与课标要求,形成了涵盖“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四个维度的好课共识,并规划开展“用英语讲中国故事”中期展演,将素养培育落到实处。科学组在常规教研基础上,同步跟进“小专题”研究,将教研、竞赛、评价紧密结合,制定科创比赛选拔标准。
随着资源包建设机制确立、“两项三课”教研模式持续深化,老师们围绕“起始课、厚积课、结束课”三种课型开展专题研究,进一步保障教研的系统性与持续性。

9月12日,天府一小组织召开“网链教学安全培训会”。引领学校(广安小学校、乐山市实验小学)代表及天府一小安全保障团队、教学指导团队核心成员参加会议。会议明确了对所有课程资源包实行“全流程审核”,牢牢守好意识形态“责任田”。
据悉,当前网链学校跟岗学习机制已经全面启动,下一阶段还会有英皇体育_英皇体育平台-【APP官网下载】:教师获得直面交流的机会。天府一小将继续恪守领军学校职责,在持续优化录播课质量、深化“两项三课”教研模式的同时,重点推动《行动清单》中“跟岗学习机制”的全面落实,确保“网链共享计划”不仅实现资源的“共享”,更达成智慧的“共生”与质量的“共长”,为助推区域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贡献更大力量。(图/文 四川天府新区第一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