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英烈精神 四川大学这一博士生党支部纪念廖恩波烈士就义90周年
90年前,廖恩波烈士以34岁的生命,在赣南大地书写下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诚;90年后,四川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博士生党支部循着英烈足迹,以“事迹宣讲、实地追思、文化创作”等多元形式,开展了“廖恩波烈士英勇就义90周年”主题纪念系列活动,使党员们在回望中传承红色基因。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90年时光流转,廖恩波烈士的精神从未褪色,反而在岁月的沉淀中愈发璀璨……同时,此次活动让该党支部青年党员深刻领悟到,英烈的牺牲是传承起点,英烈的精神是行动指南,并在追思中凝聚起奋进力量。

铭记英烈的生平
宣讲事迹悟初心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廖恩波(1901—1935),这位从四川内江走出的革命先驱,与四川大学有着深厚渊源——他是四川公立工业专门学校(公立四川大学工科学院前身)机械科1926届毕业生,在校期间便以学生会主席、省学联执行部主任的身份,点燃进步思想的火种。毕业后,他怀揣革命信仰,在成都、重庆、自流井等地奔走,化身“盐工运动的启蒙者”“武装斗争的先行者”,先后担任中共川西特委组织部长、四川省委行动委员会组织部长、“广汉兵变”前敌委员会书记、四川省委书记等职,在巴蜀大地播撒革命星火。后来,他奔赴江西中央苏区,投身中央军委工作;红军长征后,与川大校友刘伯坚一同留守赣南军区坚持游击战争,1935年3月,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他铁骨铮铮、宁死不屈,与刘伯坚同时壮烈牺牲,用生命践行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誓言。而四川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博士生党支部开展的此次纪念系列活动,不仅是一次对历史的回望,更是一次对初心的叩问。
今年3月7日,四川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博士生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开展了“党旗引领·红心闪耀——追寻廖恩波烈士事迹”主题党日活动,从先进思想的启蒙者、革命斗争的践行者、汲取奋进力量担当时代大任三个方面对廖恩波烈士事迹进行了精彩的宣讲。此次宣讲展现了廖恩波烈士在自流井盐工运动中“化装深入群众”的智慧,以及“铁骨拒诱”的坚定信仰,激发了党员对革命初心的深刻思考。

陵园追思承遗志
文创传情述丹心
今年4月15日,该党支部党员赴内江市革命烈士陵园开展纪念活动。全体党员在纪念碑前默哀三分钟,深切悼念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随后,讲解员深情讲述了廖恩波烈士的事迹,廖恩波烈士英勇无畏且充满奉献牺牲精神的一生让全体党员深受感动。同时,全体党员来到廖恩波烈士墓前,肃立默哀、敬献鲜花,将无限的哀思化作坚定的信念。不仅如此,全体党员还在烈士陵园广场上,面对鲜艳的党旗,重温入党誓词。誓言铮铮,响彻陵园上空,也让初心在追思中更加坚定,让使命在承诺中愈发清晰。
此外,该党支部制作了《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血脉》纪念视频,通稿介绍廖恩波烈士的革命事迹,以此展现廖恩波烈士“敢为天下先”的革命精神。同步设计发行纪念明信片,精选与廖恩波烈士生平相关的图片,配以其相关事迹,成为党史学习教育“流动课堂”。

宣讲红色故事
凝聚奋进力量
为扩大教育覆盖面,该党支部举办了系列红色故事宣讲会,对江姐、赵一曼、吴玉章和朱德等革命烈士的事迹进行宣讲,与党员们共话英烈精神,以此推动红色文化深入人心,进一步激励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作为新时代的博士生党员,他们既是科研路上的探索者,更是红色基因的传承者。而廖恩波烈士所代表的“忠诚、担当、奉献”精神,正转化为该党支部党员们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此次系列活动追寻了廖恩波烈士的革命事迹,感念廖恩波烈士等无数革命先烈为中华民族作出的伟大牺牲,促使大家对党的初心与使命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四川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博士生党支部党员们纷纷表示,大家将立足岗位践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要求,在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以英烈为镜、以信仰为帆,让红色血脉代代赓续,让革命精神永放光芒。
供图:四川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