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学子齐聚成都工职院,以技会友比拼工业“智能心”
秋高气爽,蓉城迎来了一场青春与智慧的碰撞。日前,2025“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工业数据采集与边缘技术应用赛项川渝选拔赛在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盛大举行。来自四川、重庆的55支代表队、110名未来工匠齐聚一堂,在为期三天的赛程中,围绕工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技术展开激烈角逐。

技能比拼激烈,“技术风暴”暗涌
此次比赛现场与传统技能大赛的人声鼎沸不同,这里的赛场异常安静,只听得见键盘敲击和设备运行的微弱声音。然而,在这份安静之下,却是无形的“技术风暴”。选手们需要操控复杂的工业设备,完成数据采集、网络通信、边缘计算等一系列高难度任务,让冰冷的机械设备拥有“感知”和“思考”的能力。“这就像在为工业设备安装‘大脑’和‘神经’。”大赛技术支持单位的一位工程师比喻道。赛题高度模拟了真实工厂的生产线,旨在全面考察选手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

以大赛为抓手,深化“赛教融合”
作为本次大赛的承办方,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展现了出色的组织能力和专业水平。“能够承办如此高规格的赛事,是对学院在智能制造领域办学实力的认可。我们一直将技能大赛视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该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学院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将大赛标准转化为教学标准,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紧密对接。近年来,学院已涌现出一批“四川省技术能手”“成都市技术能手”,毕业生以扎实的技能功底深受用人单位好评,成为了服务本地产业发展的生力军。

聚焦人才培养,为成都产业发展精准“蓄能”
本次大赛聚焦工业数据采集与边缘技术,大赛的成功举办,为成都相关产业定向选拔和储备了一批优秀的青年技能人才。“这不仅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个重要的产教融合平台。”工职院有关负责人强调,通过此次大赛,学校得以与一汽大众、东方电气等本地龙头企业深化合作,共同研讨人才培养方案,使教育内容紧跟产业发展步伐。这种“校企共生”的模式,有效增强了成都智能制造领域的人才供给弹性,为成都市“制造强市”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撑。随着赛事的圆满落幕,脱颖而出的优秀选手将代表川渝地区出征更高层次的竞赛。这场在蓉城举办的技术盛会,不仅展示了青年学子的技能风采,更擦亮了成都职业教育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鲜明底色。(图/文 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